
刘楠,女,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2017届硕士研究生,曾获评校一等学业奖学金。毕业后参加“西部计划”,作为志愿者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后就职于西藏自治区动物预防控制中心任畜牧师,至今已在西藏工作8年。
精研专业知识 赋能高原畜牧
“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黑龙江,一个是西藏。”2017年,作为成长于“冰城”的杭师大学子,毕业后刘楠选择前往“日光城”服务。从志愿者到西藏自治区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她秉承“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信念,在西藏一干就是8年。
8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西藏20多个县市,累计走过10000多公里,荣获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作人员”累计共4次,在农业农村厅系统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中夺得第一名,驻村期间还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人员”。
她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参与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6项,发表论文6篇,并参与4项行业标准制定和3个发明专利申请,和团队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
牵头西藏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无论偏远牧场的特色畜禽,还是农家院落里的传统品种,登记、取样、建档,每一件工作她都丝毫不懈怠。为核实一个品种的历史渊源,坚持走访老牧民、查阅地方史料,最远的一次,长度跋涉12小时才抵达700多公里外的牧区,了解当地畜牧业情况,采集到珍贵的原始资料。700多个日夜的整理与梳理中,她的坚持为西藏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筑牢了坚实基础。她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新技术示范,累计开展科普宣传讲座、技术培训30余场,覆盖20多个县市、1300余人次,手把手教授科学养殖技巧,实实在在改善了农牧民生活,逐渐成为了农牧民们心中的“自己人”。
深耕科研难题 助牧增收致富
在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初期,由于不懂藏语,刘楠与农牧民的沟通十分困难,而当地群众落后且顽固的思想观念更让她大伤脑筋——持传统养殖模式,不肯接受没见过的新技术。这可怎么办?如何破题、如何推进工作成了她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白天穿梭于各个农牧民家中,给他们发放藏语宣传册,播放技术推广宣传片,介绍不同养殖模式下牦牛养殖成效区别。晚上则放弃休息,参加藏语学习班,学习日常通用藏语。
在牦牛杂交技术推广中,如何说服牧民们接受犏牛人工受精技术、产出“雅江雪牛”牛犊成了刘楠面临的棘手难题。牧民们担心自己家的牛受到伤害,不同意开展配种,工作初期根本无法开展。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她自费购买了水果零食和生活用品来到农牧民家里,一方面给生活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另一方面也借机向群众讲解补贴政策和牦牛杂交项目的好处。一来二去,农牧民被她的真诚和专业所打动,开始逐步接纳了她和新技术。试点取得了初步成功后,该项目在西藏全区迅速铺开。
刘楠全程参与该项目实施,配合团队指导完成犏牛配种5万余头,生产雅江雪牛3万余头,产生经济效益超9000万元,有效拓展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雅江雪牛”也成为了群众的“致富牛”。
同时,为帮助藏区牧民增收,她深度钻研“黄改冻精”检测技术,反复核对数据,对每份样本一丝不苟,守住质量“生命线”,护航黄牛改良。为了守护面对樟木牛、阿沛甲咂牛等特色品种,她定期赴保种基地优化方案,宣传保种。此外,她还加入国家及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探索畜牧业新路径,并参与畜禽新品种审定,严格评估、提出建议。
扎根雪域高原 书写青春担当
回望过去的8年,初来西藏的悸动仍在她的心中。2017年毕业时,家人希望刘楠回黑龙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校园内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宣传标语让她心潮澎湃——“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她想:“也许,我可以试试!”就这样,她怀揣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坐上了前往西藏的绿皮火车。跨越3000多公里,经过40多个小时的颠簸,她终于抵达西藏,开启了服务西藏的志愿服务生涯。
志愿服务期满的那年,刘楠的父亲不幸患癌去世,她本可以回家乡找一份工作,陪伴母亲,但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后,她发现自己已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在这里,高海拔工作很辛苦,但自己所服务的西藏畜牧业正蓬勃发展;在这里,农牧民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国家也倍加重视;在这里,虽然任务繁重,但气氛十分融洽——藏历新年,同事会邀请她到家中过年,待她亲如家人。她舍不得离开,更觉得自己应将所学付诸实践,为西藏发展奉献力量。最终,在家人支持下她决定留下来,并顺利考入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年驻藏,初心不改。她说自己早已离不开拉萨,也离不开西藏了。如今的刘楠已与同样参加西部计划、又同样留下来继续工作的未婚夫商定在西藏扎根,并即将步入下一个人生阶段。未来,她依然会穿梭在乡镇、村落,以越来越地道的藏语与农牧民沟通,用越来越精进的技术为他们解决畜牧上的难题。她说,自己一定要把西藏74个县(区)都走遍,用热忱的初心助力西藏畜牧业发展,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不悔青春!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