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担任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助管、研究生会主席、2023级研究生级长、心理委员。在校期间合作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参与生命科学竞赛并获省级二等奖,先后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和校级三等奖学金,校研究生社会工作单项奖、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一.细节淬炼:从"零差错"事务管理到效率跃升的服务进阶
助管,即协助管理之意。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与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细致负责、严谨认真、干练周到、温柔和善等积极的工作态度,这些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任职期间,我高效完成学院办公室日常事务,整理档案 300 余份、传达文件事务 200 余次、协调讲座会议 30 余场、完成财务报销 20 余次、协调沟通课程安排 20 余次,实现了 “零差错” 管理。同时,我设计了 “线上 + 线下” 协同工作流程,使事务处理效率提升 30%,通过有效沟通,用系统化服务搭建起师生间的温暖桥梁。
二.全局把控:从复试统筹到科研思维的系统化成长
在2024-2025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我化身全能协调者:复试前招募 80 余名学生助理,处理 400 余条考生信息、回复百次来电并布置 10 余间考场;复试中做好引导、维持秩序并解答考生问题;结束后协助通知考生并整理考场。此次经历不仅锻造出临阵不乱的应变能力,更将系统化思维深度融入科研探索,为学术之路锚定清晰方向。
三.权益守护:从政策研读到奖助体系的精准化构建
我以"服务师生、锻炼自我"为初心,化身奖助政策的"翻译官"与"践行者":我以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常驻代表及总监票人身份出席校第三届研代会,积极听取意见、沟通交流,研读新规政策,协助老师修订学院奖助及综测文件,广泛纳言完善奖助体系。此外,我协助完成奖助评定,审查 300 余份奖学金材料并做好公示、发奖工作。在与同学的深度交流中,让奖助体系成为科研逐梦的强力助推器。
四.传承纽带:从迎新季到毕业季的全周期守护
学校时光短暂,学生来去匆匆,我在时光流转中担当研途"摆渡人":2024 年 9 月,我统筹参与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迎新工作,招募 4 名迎新志愿者,迎接 96 名新生并做好报到、材料发放工作;2024 年 6 月,我统筹安排毕业生欢送活动并圆满完成。此外,我还负责 2024 级研究生新生体检报告和档案接收与审查工作,以及 2024 届毕业生档案转寄工作,累计整理档案材料 300 余份,提升了组织记忆并优化了资源配置,用细致入微的工作守护每一个重要节点,让学院传承的脉络清晰可。
五.志愿先锋:从350小时公益坚守到朋辈引领的价值升华
志愿精神是青春底色。作为共青团员,我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为指引,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本科起投身社会服务,累计志愿时长 250 小时,参与江豚保护获协会优秀志愿者,赴安徽宿州支教助力儿童学期衔接。研究生学习实验之余我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年多时间里累计志愿时长 107小时,统筹杭州西站活动 20 余次,引导同学参与志愿,协助高铁站服务市民,还参与校园马拉松、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国际文化节等志愿活动,得到老师同学一致好评,用行动诠释"青年价值在服务中升华"。作为志愿精神的火种传递者,带动更多同学在奉献中点亮青春光芒。
六.心灵护航:从嘉年华到vlog大赛的解压方程式
在担任研究生助管负责学院研究生心理工作期间,我尽心尽职,认真工作,以“共情倾听者”与“科学传播者”双重身份,向同学们宣传院校两级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辅助,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助力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生态,让每位同学都能在科研逐梦路上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为调节同学们的科研压力,营造团结互助和谐有爱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以研会为平台组织举办院级vlog视频大赛,引导同学们发现校园生活的美好并记录分享,我们还结合5.25心理健康节举办了嘉年华校园运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欢声笑语,有效缓解科研压力,舒展身躯,拉近同学间距离。
通过担任研究生助管一职,我在沟通协调、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深刻体会到服务他人与自我成长的双向价值。在处理日常事务与解决突发问题的过程中,我的应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形成了高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工作中,我始终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同时保持亲和力,主动搭建师生沟通桥梁,个人也因此荣获校 “十佳三助一辅岗位之星” 称号。展望未来,我会持续以务实行动践行责任担当,期待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检验。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