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养工作 > 立德树人

研途星光87 | 十佳三助岗位之星:丁萌佳

来源 :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 研工部     时间 : 2025-05-26     浏览量:31

我是丁萌佳,是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一年级的研究生,是研究生院工作部的兼职辅导员,是“杭雁”计划的参与者,是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团的成员,是红研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众多螺丝钉中的一枚,也是星星之火中的一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的我,谨以自勉。本科期间,我曾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先后担任新生副班、院学生党支部支委等职。校外,我也曾有幸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汪鸿雁的陪同讲解员,带领参观杭州“强脑科技”“每日互动”等公司;更有幸与来自三个国家的留学生走进杭州桐庐深澳村,访非遗匠人、录双语视频,获中国蓝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在杭师大的第五年,我将我的服务投向了研究生院工作部。

图片1

“古镇杭事”——杭州桐庐深澳村之行剪影

图片2

“古镇杭事”——杭州桐庐深澳村之行剪影

一、“杭雁计划”训练营:打磨实操的“工具箱”

初来乍到,是略微的紧张。会议PPT制作、场地设备调试、通讯稿撰写、每月活动策划,再普通的任务在无经验的小白面前都成了一座又一座需要艰难跋涉的山丘。但好在,好在倪雅老师的步步叮嘱,一句“姑娘,你那么紧张干嘛”,驱散我害怕出错的高度紧张;好在付映杰老师的轻松幽默,一句“让为师给你们示范示范”,化解我面对通讯稿时的一窍不通。还好在,好在“杭雁计划”研究生骨干领导力提升训练营的开启,让我从“门外汉”的仓皇无措进阶到“事事通”的得心应手:《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与新闻写作能力提升策略》、《学生活动组织策略:活动策划三两事》……一场场培训我积极参与,也抓住机遇,针对日常工作环节所遇到的“疑难杂症”寻求各位主讲老师的有效意见。

图片3

杭雁计划”——训练营开班仪式

图片4

杭雁计划”——行走的思政课 红色研学活动

图片5

杭雁计划”——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

图片6

杭雁计划”——校园研学活动

图片7

杭雁计划”——学生活动组织策略培训

二、红研思享会:传播信仰的实操舞台

正是前期的积累与实践,在研工部老师拟选择红研工作室的负责人时,我踊跃报名,最终也如愿与来自下沙、玉皇山、仓前三个校区,研一到研三的25位研究生党员助管携手同行我积极打造红研工作室名片——“红研思享会”每月初根据时事热点,制定当月思政学习主题,下发各助管小组成员学习;每月末组织该主题的线下学习分享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此外,每场思享会我还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点评嘉宾。各小组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从不同维度解析思政主题,各评委老师用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深化我们的理论学习。截至目前,思享会已举行至第7期,学习主题涵盖“点绿成金,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人才培养”等不同领域。

此外,我还设立主讲人纪念碑”,表彰每期优秀汇报人,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还根据《红研工作室红研助管岗绩效考核细则》制定各期出勤记录表、汇报成绩表等,尽可能公平公正完成各助管考评工作。一期一会,一月一评,每每看到各助管领奖时脸上的喜悦,我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

图片8

               10月23日红研助管培训会                     主讲人纪念碑

图片9

                1127红研思享会第四期              1218红研思享会第五期

初来乍到的紧张在一场场筹划中慢慢消散,前期的场地预定、设备调试、嘉宾联系、纪念碑定制,到现场的活动摄影、流程主持,再到后期的通讯稿撰写,我将培训之所学,运用现实之实践。当官网“新闻动态”作者一栏出现“丁萌佳”三个字样,也成了我这几个月有意义的回报之一。

三、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团:以声音为桥,做校园文化摆渡人

应校组织部老师的要求,学校成立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团,负责外校访问团的参观讲解,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有胆怯、有紧张,但一次次的自我模拟、一遍遍的踩点熟悉,在外校访问团到来之际,我以饱满的热情开启每一场校园文化传播旅:“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党群服务中心参观,我是本次的讲解员:丁萌佳”,也收到了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等访问团的广泛好评。

服务之风继续吹,吹向2025研究生招生考试,吹向杭师大各专场招聘会……小到整理物资、大到考场安检,我不断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齐。

四、在专与博之间:做学业的 “根系型” 成长者

我也紧抓学业,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本科的专业第一到研究生的专业第一,我始终秉持对翻译专业的热情,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创研杯大学生英语翻译竞赛全国三等奖,……“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我坚持阅读书籍文献,与时俱进更新大语言模型下翻译软件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学习Trados、DejaVu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我努力汲取翻译的营养,使其主干挺拔;与此同时,广泛涉猎,使我的树冠郁郁葱葱,我的枝干密密匝匝。

我想,我不仅是校园思政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将所学所悟融入实践、积极推动校园服务的践行者。服务之路没有终点,我将继续秉持热忱,谱写新时代研究生的奋进篇章。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