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师首先强调了上好一堂课的核心因素是教师,将教师与首席信息官(CIO)进行对比,从CIO的职能履行反推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点有战略与政策、计划与项目、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场景、技术优势与风险以及需求与模式。深入这六点,童老师提炼出三个主题:战略规划与现实使命、朴素教育数字化内涵、教育数字化理性实践。
在“战略规划与现实使命”章节,童老师阐述了“教育数字化”的战略地位。在对教育数字化和数字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中,他强调教育数字化是突破口,是教育改革的过程与路径;而数字教育是新赛道,是教育的新形态,也是公平包容、开放合作的更有质量的教育新形态。
在这一章节的最后,童老师介绍了浙江省教育的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及其具体实践方式。
围绕“朴素教育数字化”理念,童老师以“朴素”的汉字释义破题,阐明“教育在前,技术在后”的核心逻辑——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是“教育”,而非“数字化”,必须坚持教育的基本属性,着力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需要遵循三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根本问题。
针对教育数字化理性实践,童老师提出五大路径:在“以人为本”层面,强调从批量设备投入到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针对区域差异,主张以“业务痛点”而非技术参数作为建设起点;在应用场景开发中,倡导跨部门协同的整体布局模式;对于数据价值挖掘,提醒关注“教学行为数据链”等隐性育人指标的支撑作用;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则需超越工具使用层面,培育“技术伦理观”与“数字思维力”。
本次讲座,童兆平老师结合浙江省的教育数字化建设思路,提出“技术提升”不等同于“教育提质”的辩证观点,并强调我们要思考技术和教育如何进一步融合。相信通过童老师的讲解,能够培养同学们对教育数字化的兴趣和理解。
(文/高俊逊 刘光宇 钱欣宜 图/刘光宇)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