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琛,杭师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量表开发与应用和纵向数据建模,包括压力感知、焦虑抑郁、睡眠健康、同一性发展和自尊等。目前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7篇(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二区3篇),共同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3 篇。
初高中时期,蒋琛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主动担任英语课代表,时常主动和英语老师进行英文对话,这为他的英语学习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时就想抓住一切机会,去死磕英语。”他向小编说道。
多听一些全英文的讲座,参加一些英文类的比赛是很有帮助的,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很好地检验,也是一次结识更多优秀同学的机会。“学校每周都有特别多的优秀讲座,这是非常宝贵的校园资源。”本科期间他曾主动参加校大学生英语演讲赛,虽然课业繁忙,他没有特别充裕的时间准备,但他尽量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早晨早起一个小时练习口语、在食堂排队时背诵单词等。他回忆起来仍印象深刻:“这段经历对我帮助很大,我们总要为热爱的事努力一把。”
作为一名研究生,时常需协助导师去帮助学弟学妹,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听了老师的讲解,但仍没有搞懂,这时蒋琛会主动为他们耐心讲解。出于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会帮助同学们寻找学习的误区,并将其转化成同学们听得懂的专业话语,辅助同学们理解。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同学的信任,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并不是你成为了‘火影’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是你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之后才能成为‘火影忍者’”,蒋琛这样说。针对很多本科生的困惑,他多次跟学弟学妹说,“我们的学习不是以获奖为目的,这是有偏差的,更多还是对自我的提升。”慢慢地,他成为了师长们信任的助手,更是学弟学妹口中的“可靠前辈”。
蒋琛深信一句话:同志即手足,团体即家庭。指导老师是主轴,把控研究方向;学生们是各个被带动旋转的工件,缺一不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应该有团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相信自己能行。有一次,蒋琛的导师马海燕和孟润堂在组会中开玩笑说,大家在蒋琛毕业后或许会十分不适应,因为我们的组会上少了一个“开心果”。
回看自己的经历,他认为科研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越早开始越好,但最难的是要坚持下来。研一期间,蒋琛需要做一份流行病学研究,这对于刚刚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的他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那段时间,我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他只能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不断寻求马海燕和孟润堂两位老师的帮助,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才得以将相应的调查设计完善好,然后把调查脚踏实地地实施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的研究成果达到了老师与他自己的预期水平。
人生总会有困惑和阶段性烦恼,大学期间很多同学们的烦恼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分配管理是一大难题。蒋琛也是,但他通过对学习任务优先级的排序不断坚持,来解决时间分配管理的问题,一点点化解。这种坚持就像桨一般,帮他渡过困难,一步一步走向良好的科研道路。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