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工动态 > 他山之石

(转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来源 :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 研工办     时间 : 2023-10-12     浏览量:7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把方向”上坚持高站位、在“抓基层”上坚持高标准、在“聚人才”上坚持高水平、在“保落实”上坚持高要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把方向”上坚持高站位,坚定举旗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上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南京大学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把好方向。

高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研究制定《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关规定》,规范落实院系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在行动上紧紧跟随。

高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学校党委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系统化学习体系。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读书班集中学习相结合,领导干部带头学理论、强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中层干部专题培训与党支部书记培训相结合,一体化统筹推进理论学习,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将学理阐释与理论宣讲相结合,成立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设立党的创新理论重大研究专项,打造高水平校党委理论讲师团、博士生讲师团,开展微党课大赛和知识竞赛。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高站位谋定发展战略。学校党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系统谋划发展战略,做到落实举措聚焦、时间节点明晰、责任单位明确;在全校范围深入开展为期近3个月的大讨论,征集意见近千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6份和10大类45项“实事清单”;在“大讨论”基础上通过反复打磨,制定并启动《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分析了学校当前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明晰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的时代内涵,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在“抓基层”上坚持高标准,切实固本培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可放松。筑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政治根基,关键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南京大学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组织根基。

高标准建强基层党支部。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建立健全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组织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密切协作、基层党组织严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健全学校党委常委联系院系党委和党支部制度、院系级党组织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积极开展院系级党组织“铸魂项目”和机关党支部“领航项目”,推进机关与院系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打造走在高校前列、具有南大风格的党建特色品牌,持续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

高标准育好基层党员。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优势,聘请专家组建理论讲师团,以“你点我讲”的方式面向基层党员持续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精心建设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典藏馆,举办“雨花英烈中的南大学子”等专题展览,创新拓展党员思想教育载体。着力打造南京大学“智慧党建”管理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党建管理平台化、党建材料云端化、党建数据可视化、党建参与移动化、党建交流日常化。完善大学生入党三级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抓实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为毕业生党员赠送纪念卡,使其在离开母校之际仍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高标准培优基层党务工作者。学校党委持续选优配强院系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以党委换届等为契机优化院系党委领导班子结构。持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常态化举办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实现高级职称教师党员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机关党员负责同志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开展全校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落实基层党建考核正负积分制度和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不断提高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在“聚人才”上坚持高水平,全力引才纳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南京大学坚持党管人才,把高水平人才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南大力量。

以思想品德高水平为本,狠抓师德师风。持续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体系。通过举办南京大学留学报国成果展、“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归国学者国情研修班,组织教师开展爱国教育基地调研参访,积极宣传学校教师科教报国先进事迹,编印《南京大学师德集中学习教育资料选编》等,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以学识能力高水平为重,广纳天下英才。学校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高精尖导向,不断强化领军人才队伍引育。积极开展海外招聘,吸引全球千余名青年学者了解南大、关注南大。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思路,实施“汇智计划”,拓宽兼职教师、讲座教授等聘任路径。深入推进准聘长聘制度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准聘长聘岗位招聘实施细节。探索建立“至诚学者”人才荣誉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人才提供全链条支撑。强化国际化人才环境建设和人才人事服务保障,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以政治素养高水平为要,强化政治吸纳。学校党委坚持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高度不断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坚持早谋划、早选苗、早培养,聚焦关键领域,梳理重点对象,着力加强对事关“大国重器”“卡脖子”领域人才的培养吸纳。完善联系引领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学术带头人联系重点培养对象制度。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为每一位高层次人才发展对象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学校党委领导坚持参加高层次人才入党支部大会,力求“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

在“保落实”上坚持高要求,推动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功。南京大学狠抓执行落实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学校治理效能,切实保证将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深入推进高效执行。学校党委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关系,编发《机关部处、直属单位办事指南》,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思路,常态化建立“任务清单、举措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决策落实的牵头单位、协同单位、办理时限,确保“到人到点到位”。及时更新完善重大决策部署施工图、时间表、任务书,建立健全工作台账,从源头上消除权责脱节和推诿扯皮现象,确保干有所依、考有所据。

着力健全监督考核。学校党委建立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重大决策落实行动清单制度,定期检查各项清单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充实队伍力量,完善相关制度,照单落实、照单督导、照单检查。结合校内巡视工作,开展“保落实”专项巡视。把推进学校中心工作成效作为部门院系和单位负责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纳入干部评价体系和绩效奖励体系,严格闭环管理,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好作风。

切实强化干部担当。学校党委深化院系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院系目标责任制中期考核方案》《院系目标责任制任期考核方案》。完善和执行干部监督管理协同机制,推动《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落实落细。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建设,编制印发《中层干部工作手册》,开展针对性专题化培训、实践锻炼。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构建干部荣誉体系,深度挖掘典型示范,积极开展优秀干部事迹宣传,在全校形成人人争先、事事比学、处处赶超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