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奥义
生命奥义导学团队主要研究“卡波氏肉瘤相关病毒(KSHV)复制调控机制”、“铁死亡”和“铜死亡”,“卡波式肉瘤”常常发病于艾滋病患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第二容易患的一个肿瘤,因此,对KSHV的基因调控机制展开研究便具有重要意义。在探寻生命奥义的研途中,谭晓华教授作为团队指导教师,始终向成员们强调“不忘初心、崇尚科学、以传帮带、追求卓越”的导学理念。秉持对待实验的严谨,对教育学生的负责,谭老师在讲授“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概念时总是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能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激发着成员们对生命科学的热情。科学严谨,这是谭晓华老师身体力行的科研准则,是团队获得傲人成果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索复杂而神奇的生命奥义的必备精神。
共攀学术之路
在导师谭晓华的带领下,团队于2022年发表了共计SCI论文4篇、国内一级期刊3篇,团队成员也多次获得学校荣誉,有国家奖学金1人、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一等学业奖学金2人、三等学业奖学金3人、优秀研究生1人、优秀研究生干部1人、科研创新单项奖2人。
团队内部潜心治学氛围浓厚,然而科研之路却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总会出现结果和预期之间的较大偏差,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情况,然而“互帮互助”的实验信条是成员们在并肩作战过程中达成一致的默契。遇到难题,他们总会一起思考讨论,齐心协力,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在一次做与“细胞蛋白量”相关的实验中,他们预期结果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结果与实验前的预想恰好相反,经过和老师细致缜密的沟通讨论,他们得出了“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的药物在不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影响下,起到了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的结论。微观世界的机制精细又复杂,有时科研的奥秘宛如生命般浩瀚,他们需要经历一次次的假设与猜想,一次次的无解与误判,一次次的推翻与重来,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有导师引导启发,有“战友们”互相陪伴,科研路永远不会是孤军奋战。
共建优良学风
“生生不息,携手进步,团结一心”,生命奥义团队的成员们用这三个词形容他们的团魂。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有一个清晰明确并且全员认可的目标,要有良好的协作沟通,还要有成员之间的充分团结和信任。
团队内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只要保证试验进度,成员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队内还实行奖励机制,谭老师每次都会对发表论文的成员给予奖励,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团队并不会对成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强制规定,但是会制定一个与学分相关的计划,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求每周汇报一次实验进度,以便导师能够及时了解目前学生的研究进度和遇到的困难。信任的建设十分重要,因此团队鼓励大家和谐共处、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学术之路上遇到的难题。
科研之余,他们也有丰富的休闲活动。每当有新成员来到,或者有学姐学长毕业,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饭,谭老师总会关心大家的生活情况、科研课题和未来去向。会定期组织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团建游戏,从中享受科研之外的片刻闲暇,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团队各级各届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他们提到了一位已经毕业师哥,到现在他都还时常操心学弟学妹们的课题,帮忙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不顺的时候开导他们,主打一个陪伴的“奉献精神”。
生命奥义,何其美丽。探索之路,几多艰辛。他们在实验室中攻坚克难,用严谨的思维拨开生命的迷雾,于柳暗花明处,品得学问的真味。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