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杨(导师:薛绍伟老师)
经亨颐教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
专业:临床认知神经科学
现被北京大学录取为2023级博士研究生
硕士阶段专业综测排名第1名,获国家奖学金(硕士)、浙江省省级优秀毕业生、2022年杭州师范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2项、“行知教育”特等奖、优秀研究生、科研成果奖、一等学业奖学金、精进杯”学术新成果。
目前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另有3篇论文在审稿(under review)。
一、 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以热情的求知对待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我们通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困难也通常环环相扣,充满热情的求知精神是我们解决困难的第一生产力。困难的解决可能带来的不只是课题的推进,也可能是思维的阶跃和一次宝贵的经验。
以活跃的思维对待领域的科学问题。虽然说科研大多数时候是一种体力活,但对于优秀的科研成果,思想上火花才能真正决定科研高度。对待任何一个问题,无论大小,我们要经常思考,防止思维滑坡。从变量的操作定义本身,到实验设计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等,它们会成为我们将来科研路上的宝贵财富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学科知识。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等学科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涉及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点。开放的科学态度使得每一门学科蓬勃发展,积极学习不同学科研究的知识、思维甚至是具体科研工作,对我们都有很大帮助。
二、 积极主动,抓住机会
在日常科研中积极动手操作。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是决定我们能不能成功被录取的关键因素,而我们的想法能否成为科研成果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多次积极尝试。只有我们真正动手操作起来,才能发现我们的想法是否可行。
在考博过程中积极联系导师。考博从申请到最终被决定是否录取的时间跨度很长,需要积极主动并且尽早联系心仪导师。针对国内的博士申请,通常在研究生第二年的暑假进行,需要将现有成果和研究计划整理成完整的展示文件发送给心仪导师争取交流的机会,并做好随时可能会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在材料准备中积极练习模拟。对于上述准备好的材料,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训练,这不仅可以使得我们在面试中能够充分的展示我们的知识储备,而且能缓解我们在面试环节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三、 调整心态,自信面对
任何技巧都不如提升自己的实力来得行之有效。如果有了考博的决心,相信大家对待科研的每一天都是积极乐观和充满干劲的,对待考博准备的每一份细节都是尽心尽力地投入其中。当我们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对科学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对科研实践有了一定程度的操练;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也与一些老师有了一定的交流和探讨,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我们也没有理由焦虑和紧张。
找到我们考博的元动力非常重要。无论我们是喜欢科研,还是有名校情结,还是想证明向自己或者向别人证明自己可以,让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甚至是想远离就业压力等等。无论是什么,只要找到自己想要提升自己的元动力,这份动机可以让我们走很远。“无意中打开的相册里,映出小时候有着梦想带着讨好般笑容的小时候的自己,我真的一点都没有被他治愈或者怎样,只是有将自己和他作重合看看……,回过神来,一天快结束了,我开始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日子就是这种程度而已吗?”
送给大家的话:用我们平静默然的双眼,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用落在路标旁的那些小石子,在暗到周围什么都快看不到的时候,将迷失方向的自己导回正途!我们生来具备向阳生长的能力,人生无需重启也能重新开始。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