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工动态 > 他山之石

(转发)清华大学:探索新时代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来源 :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 研工办     时间 : 2023-02-27     浏览量: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清华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手段。进入新时代,学校以“两弹元勋”、优秀共产党员、清华校友邓稼先为主人公创作排演了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探索形成了新时代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凝聚了新时代清华人的精神共识,在校园内外形成了“马兰花开”文化现象。其创排过程是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诠释了学校依托美育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

坚持正确方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校园文艺创作不仅反映了师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更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导向和视野格局。只有把正向价值融入美的艺术中,才能真正发挥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效,才能真正鼓舞广大师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

《马兰花开》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国家命运为题旨,以杰出人物群像塑造为中心,刻画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展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守,激励新时代清华人和广大青年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主创师生反复打磨文本,创新舞台呈现,融入音乐、舞蹈、影视、朗诵等艺术形式和多媒体元素,力求常演常新、尽善尽美。剧目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入选教育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和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项目,在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和中国校园戏剧节中斩获桂冠,在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中获得一致认可。

坚持以美培元,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还是拓展想象力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清华大学建校110年来,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美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成长。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工作体系下,《马兰花开》汇聚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清华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剧目创作排演,将其定位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自20134月首演以来,每年在校内举办迎新和校庆两季演出,将《马兰花开》打造成生动的美育课堂、思政课堂,实现了新生观演全覆盖,也是新入职教师体悟清华精神的重要一课,帮助新时代清华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了讲好清华故事、讲好邓稼先的故事,剧组师生集体研读“两弹一星”历史资料,开展“重温邓稼先足迹”主题实践,“零基础”接受表演训练和美育熏陶,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演绎和传播爱国奉献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把握青年特征深化育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当代中国青年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深刻把握青年特征是开展好美育和思政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这是思想进步的一代青年。在一堂堂“大思政课”中,新时代青年树立起高度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

这是自强自信的一代青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新时代青年更有志气、底气、骨气,更加自觉地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情怀。

这是多样成长的一代青年。新时代青年更倾向于“自定义”人生,兴趣爱好广泛,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也会对人生规划和事业选择产生迷茫。

这是视野开阔的一代青年。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青年能够在全球视野下审视自我,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看待中国,也受到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带来的困扰。

作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首批支持剧目,《马兰花开》深入挖掘清华人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历史贡献,以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让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活”起来,显著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的感染力和传播度。立足育人目标,创新推动“五育并举”。跳出“在思政言思政”的传统范式,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剧目排演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激发科学志趣、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审美素养、践行劳动精神,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试验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立足党建引领,创新将支部建在剧组上。坚持“支部建在剧组,剧组充实支部”的建设思路,着力探索在学生“第二集体”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站在新的起点,清华大学将继续秉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持续传承和发扬“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落实建设高质量美育体系,做好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新模式经验总结,不断推动工作方法、载体创新,鼓励创作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用新时代青年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浣沙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