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人文学院举办第二十期“四道”文史研读会:中国阐释学

来源 : 人文学院     作者 : 人文学院     时间 : 2022-11-17     浏览量:151

2022年11月1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第二十期“四道”文史研读会在恕园23号楼316会议室开展。参与本期研读会的有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正平教授、马强才副教授、张洋、龚敏等老师。2021级、2022级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近现代史、专门史专业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

本期研读会主题为“中国阐释学”,研读书目包括《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和诠释》《古籍的阐释》。2022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钟伊菲同学担任本期研读会主持人,参会同学们积极发言。

会议伊始,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研读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同学们结合专业所学,对传统阐释学的发展做了积极地反思与批判,并结合本次研读,分享新的感悟。最后,老师对同学们的研读情况进行评述,并围绕“中国阐释学”这一话题和在场同学们进行了更深层的交流。

研读会现场

研读会现场



马强才:

我们有了孔子时代和他弟子间的对话,我们把这个叫作《论语》,但是到了孔子后的不同门派间的传承却没有太多关注。这段历史可能因为材料,也可能因为我们觉得它不重要,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跳过了它。然而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醒我们在传承孔子思想的时候,到了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时,其并不一定按照孔子原本的思路走,而是根据各家自己的发展需求而发展。所以,孔子原本有没有说过这些话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孔子的弟子们进行的再创造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本书作者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

贾梦茹:

《诗与人格》英文版完成于1991年,作者在书中从古代中国文本谈到《诗经》,谈到《毛诗序》等,最后谈到朱熹,这一整个逻辑基本上抓住了中国古代等主脉络,但是古代中国不尽于此。在书中,作者有许多大胆的假设,但是这些大胆的假设应该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证明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一点也反映出中外学者的不同,外国学者通常敢于下各种大胆的假设,但是中国学者谨慎有加,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持是不会轻易下定论的。研读会上,老师还提到读书应该有所舍弃,有的书要读大,抓住他的思路脉络而舍去具体描述时的不完美。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是文本自身在起作用,文本所处时代的政治等因素对于文本阐释的走向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赖诗英:

《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与诠释》这本书是对中国最早的经典——《诗经》的诠释史,但它既不是对《诗经》的一种解读也不是有关《诗经》解释的历史,而是尝试探寻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主导《诗经》解释的那些原则。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比较推崇对过去经典文本的研究与解读,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因为统治阶层需要从这些经典文本中探寻出维护其统治的道理,然后从利于维护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阐释,然后在百姓当中宣传,使得百姓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接受统治而不予以反抗。统治阶级作为官方政府采取科举制或者其他制度来选拔人才,而这些选拔人才的制度与经典文本又有密切关联,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以官方阐释了的经典文本来选拔人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得不熟读经典以入仕,这种阐释不仅增加了百姓对统治阶级的认可度,同时也使得统治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得到了长久的保障。此外,统治阶级还会组织在朝堂上的辩论以讨论相关正统经典的内容和正确解释,而为了树立正统的经义,朝廷还会举行大规模的学术修纂活动。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扩大了官方阐释的经典的影响,让其不仅渗透于中国思想与宗教的方方面面,也实现了从公共空间到个人内心的默读。可以说诠释学塑造了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诠释学可谓非常重要。不仅是中国,在西方中世纪时代,阐释对于西方的历史也有很大影响。西方世界在中世纪时代,教会垄断了对经典的阐释权,教廷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来阐释经典文本,从而在思想上控制百姓,在经济上靠曲解教义来不停地搜刮民脂民膏,在政治上靠“君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等理论压在各国国王之上,而这些都源于教会垄断了对经典的阐释权。而到了宗教改革时期,也正因为强调人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直接阅读《圣经》来进行理解,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于《圣经》阐释的垄断权,从而使得教会的权威不再,也无法继续维系统治。可见诠释学对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