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养工作 > 立德树人

研途星光⑥ | 考博先锋:马文杰 发表TOP期刊论文4篇,这位学子堪称科研达人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 李孜慧     时间 : 2022-03-23     浏览量:1289

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Chem.Eng.J.(IF=13.273)

J. Hazard. Mater.(IF=10.588)

Environ. Sci.-Nano (IF=8.131)

Chemosphere(IF=7.086)

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


      研究生三年,他获得了经亨颐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精进杯”一等奖、优秀研究生、科研成果单项奖等多项奖项和荣誉。
      如今,他已被环境科学/生态学ESI全球排名前1‰的大连理工大学录取为环境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捍民教授。
      他就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级生态学研究生马文杰。

微信图片_20220323082049

学会在压力中成长

     马文杰说,他的研究生生活是突然开始的,然后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刻不停地在转。


     2019年6月12日,马文杰从宁夏大学本科毕业。仅仅过了3天他就结束了自己的暑假生活。6月16日,马文杰来到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水污染控制研究室报到,见到了自己的导师金仁村教授和研究室的师姐师兄们。“刚来的时候我觉得很懵,因为本科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实验是我的弱项,论文也没怎么写过,还好有师姐带我。”“传帮带”一直是水污染控制研究室的一项传统。马文杰的师姐李桂凤带着他,从最基础的管理反应器开始,一点点地教他基础的实验操作。

研究室团队成员合照

      他刚把基础的实验操作学会,导师金仁村便交给他一个“难题”:写一篇关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综述。写这篇综述需要对厌氧氨氧化工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刚入学的他就像白纸一样,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他形容当时的感受说:“像是从爬直接到跑一样,确实很有压力。”

      为了完成这篇综述,马文杰每天都是早上8点学到晚上10点,前后看了将近200篇国内外文献。但因为是第一次写英文文章,他还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词汇以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在读文献和写论文的双重压力下,他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第一次有了退学的念头,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研究。”他说。

    “这时候你就能看出来,文杰是很有韧劲又很会主动解决问题的学生。”水污染控制研究室的范念斯老师说,“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来跟师姐和老师们沟通自己的状况。其实他当时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缺乏一点自信。所以我们都给了他很多的肯定。”

     有了老师的鼓励,马文杰心里踏实多了。抛开了自我怀疑,他开始专注在修改文章上。“他学习很用功,”范念斯说,“他会保留老师改的每一稿的修改意见,在改下一稿时先翻看之前的修改意见,这样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进步很快。”在经过了4个多月的修改后,马文杰终于把文章投了出去,并在3个月后被接收。

      综述写完后,他马上又开始了新的实验项目。马文杰说,研究生的三年里他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周末单休,全年休假不超过3周。泡实验室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他笑称,实验室就像他第二个家,但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压力。“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压力,我要做的是学会在压力中成长。”他说,“虽然做科研很苦,但我一直坚信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

心系家乡,潜心科研

     马文杰的家乡宁夏气候干旱,常年缺水。他的本科同学读研后也多是研究土壤污染相关的课题,可他却对水污染治理更感兴趣。“因为家乡缺水,我就想能把水污染治理研究好的话,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家乡解决缺水的问题

     从西部跑到东部,马文杰也是冲着金仁村教授的水污染控制研究室来的。他对团队开展的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抑制物筛查和抑制调控对策研究很感兴趣。他所在的团队已经试验了多种可能性,经过几百次的失败、推倒重来,最终探明了有毒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抗生素、纳米材料等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短期长期影响、冲击抑制、联合抑制,提出了超声清洗、生物强化等抑制解除对策。

微信图片_20220323082114

      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马文杰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探讨畜禽养殖废水中代表性的砷和磺胺甲噁唑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单一和联合影响。“虽然已有学者将厌氧氨氧化工艺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但脱氮效率并不稳定。”他说,“我设想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共存,可能是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脱氮性能恶化的原因。”


      为此,他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长期连续流实验。当时,由于水土不服,马文杰一到换季就会爆发荨麻疹,即使这样他也没有缺一天勤。“因为运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需要每天配制合成废水,一旦停止就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恢复,会耽误项目的进度。”他说。
      他每天都重复着对反应器的常规脱氮性能监测,对污泥活性、关键酶活、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量、功能基因和抗性基因等指标的定期测定。虽然要重复很多遍,但他每天都很期待,“看着这些菌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的数据都有新进展,说明我们的实验是有成效的,特别令人开心。”他说。
      最终,以上实验结果被工程技术领域知名期刊Chem.Eng.J.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期刊Environ. Sci.-Nano刊用。
   “你知道吗?水体中氮元素的不断富集会导致自养型生物的大量生长,溶解氧浓度随之降低,最终会导致鱼虾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从而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走向灭亡。”马文杰说,“我们的研究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好,我觉得十分有意义。”


     未来,马文杰想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希望可以为家乡,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都做出一点事情。”他说。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