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早晨,研究生院开展“搏·导”系列讲座第一讲,邀请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叶龙武教授来做以“如何做一名优秀研究生的引路人”为主题的讲座。
叶龙武教授作为一名研究者,在学术科研上有着超高造诣,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基金重点项目并荣获诸多荣誉,而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恩威并施,亦师亦友,曾获2020年教育部珠峰计划“优秀导师奖”。
讲座初始,叶龙武教授分享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他认为持续深造是本科生时期的“最佳选择”,研究生阶段则应“调整心态,持之以恒”,在他的博士后生涯中,他潜心学术研究,开辟了2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贡献了超过100篇顶尖论文。结合自身在博士后阶段的成长,他也向在座的博士生导师们提出了诸多中肯建议。
随后,叶龙武教授简单介绍了自己所带领的课题组研究生培养情况。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毕业研究生,有海外优青,有南强青拔,有的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后,有的在国内高校任职教授,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所建树、成就颇丰,并累计发表了诸多篇SCI一区论文。同时叶龙武教授浅谈了自己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心得和感悟。其中叶教授以诙谐的语言用“恩威并施”四个字形容了自己作为导师的责任心,详细讲解了对学生既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也要在科研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并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例,从每个细节上都力求培养学生具备追求卓越和珍惜时间的意识。“恩”体现在导师对学生的“教导恩惠”。叶龙武教授说到:“我的大门随时敞开,只要学生有问题,我会放下手头任何工作,第一时间和学生讨论,为学生排忧解难。”在他的课题组中还设有论文奖、年终奖和“特别创新奖”,鼓励任何一个有科研成就或怀有科创热情的学生参与其中。此外,他说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学生持续深造的同时他也会主动帮学生联系博后、教职工作。“威”则体现在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叶教授的课题组内,学生在实验室自觉开展研究的时间远远超过导师的要求,课题组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和鞭策作用。针对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叶龙武教授的要求也非常高,他说在确定需要攻克的科学难题之后,导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新课题,学会自己写文章,对自己的学位论文要全面负责。而且在平时的组会里,要求学生实行全英文汇报,不仅有助于及时掌握国际前沿的发展动态,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在讲座尾声,叶龙武教授分享了自己做导师最为重要的几点建议。第一,导师要以身作则,对自己要有高标准要求;第二,前三届的学生一定要亲自带,才能把自己的实验技术倾囊教授;第三,对新生要提供更多的心理疏导。有些本科出身不好的学生信心明显不足,可以以身边的优秀同学为实例,为学生树立榜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听完叶教授的分享,与会的青年导师们纷纷表示自己受益良多,如何与学生亦师亦友,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