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工动态 > 他山之石

(转发)用心用情赛好龙舟,同向同行共享未来——陈剑平院士在宁波大学中层干部扩大学习会上的报告

来源 : 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 研工办     时间 : 2022-02-22     浏览量:126

说实话,我来宁大的时候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当时我54岁,是多数人工作开始减负,筹划退休生活的阶段了。我之前辞去省农科院院长职务,本意就是为了减压,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可进了宁大的门,就要翻篇为零再出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次创业,我当时真担心能不能完成与学校定下的协议任务,能不能为宁大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也担心宁大领导和老师会不会想,这人来咱们学校是混日子养老的。如果是这样自毁名誉,还不如不来。

到了宁大,我有三点深刻的感受:一是感觉到大学和科研院所氛围不一样,大学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宁大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时期,困难很多,领导一心想把学校发展好,工作非常吃力,压力很大。三是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很尊重,也很信任。

以真心换真情,面对大家的真诚和真心,我已经把自己完全与宁大融合在一起,我也时常在自问:在学校发展爬坡过坎的阶段,我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匹配学校对我的看重?过去,我们是为完成任务干,为自己的尊严干。而现在,我们也要为宁大的发展干,为宁大的尊严干。

有人可能会说你是院士,威望高、资源多,机会自然多。其实不是这样的,院士只能代表过去,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院士不努力一样会被淘汰,院士不自律更会被舆论指责。我来宁大的四年,一天都不敢放松要求,一天都不敢放慢脚步,几乎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半夜12点。机会不是因为我是院士就自己找上门来,而是因为我们彼此真诚相待、不敢懈怠干出来的。我的余生都会在宁大度过,宁大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也是宁大的一份子。我希望我的真心、我的实干,能让宁大更好,我能脸上有光。我也希望我们每个宁大人都能通过拼搏奋斗,成就更精彩的自己,成就更美好的宁大,当然也能让我沾沾光。

这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真诚”“用心”这四个字的能量。只要你心里多一些公,少一些私,多一些实,少一些虚,只要你自己努力,真诚对待别人,真想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甚至别人都会帮助你去干成,困难就会变成机遇。我们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就是这么得来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去年获批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获批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宁波大学乃至宁波市零的突破。人家申请实验室要花很多年时间,而我们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背后的力量不是因为我是院士,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敢想敢闯敢拼的团队,一个用心用情用力的团队。在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期,我和科技部领导约好了汇报时间,可是临近约定,我却病了,腰椎间盘突出,痛得无法走路。这可怎么办呢?我就叫身边的人买了一个轮椅,推着我,坐火车,到北京赴约……我们也是用这样的实干和真情,一点点、一步步推动工作的。

正所谓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虽然我们在宁大取得了一些工作进展,但都是我们的本分,非常有限,尤其是两个国字号实验室的获批,靠的是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省政府、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和有关同行专家的理解和支持,靠的是宁波市各级领导、宁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靠的是我们团队全体成员、研究生精诚合作和努力工作。在此,我也要感谢所有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尤其是和我朝夕相处的团队伙伴们。

言归正传,学校今天召开中层干部学习会,主题之一是: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我想宁大每位老师都会在心里默问:我算不算人才?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人才?

宁波大学为了充实壮大学科力量,会引进在不同学术领域有作为、有分量、有影响、有声望的学者——这是人才;每一年,学校会有老师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会有老师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会有老师入选国定、省定、市定各种人才池——这都是人才;在学生眼里,那些善于传道、精于授业、乐于解惑,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课、爱与他打交道的老师,这也是人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在学校里,这些人似乎总是少数。那些不曾被明码标签的大多数老师,他们是不是人才呢?

我说,当然是。

能在宁波大学做老师,起码都是硕士、博士毕业,都有一技之长,都具备人才的基因。但在现实中,很多人由于这些基因一直沉默、从未表达,就觉得自己泯然于芸芸众生,跟人才不沾边。这些老师在学校里是多数,但却是我们宁大的一笔巨大财富——潜在的人才宝库。清代诗人袁枚留下过著名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相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深埋着渴望绽放的种子;在每一位的基因组中,都包含着超凡脱俗的基因。学校要想方设法,把这些沉默的基因启动、激活,尽早、尽快地表达出来。

不管在哪里,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高校尤其如此。我们宁大的发展,到了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头,如何发现人才、善用人才是当务之急。不仅需要三顾茅庐,从外面请人才,更需要伯乐慧眼,能在现有职工中,发掘千里马;能最大程度发挥现有人才的干劲,更能最大程度发掘调动现有人员的潜能。这需要领导和老师一起来郑重地思考,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未来,更事关老师们自己的命运。

当下社会各行各业竞争异常激烈,高校尤为如此。而宁大办学历史短,资源少,获取资源的渠道也少,学校虽然发展得很快,短短36年就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学,但总的来说,学校里重量级的人才、大的创新团队、大的科研平台、大的科技项目、大的科技成果、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协同创新都还相对比较少,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整体学术水平、社会贡献和影响力与强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外部激烈的竞争中困难很多,压力很大。

这些困难和压力一定程度上不仅与学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顶层设计和创新各类举措有关,但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与认识、思维与格局、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力与努力密切相关。学校发展需要制度上的创新驱动,但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驱动。

为什么这样讲,我来细说给大家。

首先,这个学校是谁的?

是校领导的么?是,因为他们要为学校发展把方向、谋大局,所以学校是校领导的。但是,学校更是我们自己的。不少老师都是要在宁大教一辈子书,要送出去很多学生,也要送不少届领导离任。他们是流水的兵,我们是铁打的营盘。几十年的时间,老师们的事业线、朋友圈都在这里,在学校比在家呆的时间都长。你说学校的发展跟谁关系更密切?

第二,成为一所好学校需要谁?

明确学校不只是校领导的,那么建设学校也就不仅仅是校领导的事。

其实,宁大所有人都在一条龙舟上。

校领导就是指挥员,各学院领导就是舵手、鼓手,老师们则是划手。大家分工不同,指挥员、舵手、鼓手定下方向、策略、节奏,用震动人心的鼓点来激发划手,用尽全力,奋勇争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指挥员指挥不当,或者舵手方向把握不准,鼓手鼓点不准,就很难形成合力,划手们即便拼尽全力,也会被分散抵消,龙舟就会摇摆不定、徘徊不前;如果只有指挥声嘶力竭,舵手、鼓手和划手各怀心思,而不是全力以赴,龙舟一样不能直冲向前,甚至还会原地打转。

赛龙舟是要排名的,前几名不仅会得到真金白银的奖励,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崇,更重要的是,获奖队伍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收获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指挥员、舵手、鼓手和划手都出力。只有每个人都使出自己的那份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美好目标。好学校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里的每一个人,一点一滴、积年累月用心塑造出来的。

普通人和人才的不同,是人才有实力有能力,并且能担当愿担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来促发展,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来抓落实。不仅为自己,更为别人,为更多的人。

第三,怎么才算是好学校?

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硬件是比不完的,我们要认清的是大学存在的核心要义。有的学校历史比我们悠久,禀赋比我们丰厚,人才优势比我们显著,我们宁大在大学队伍里是年轻一辈。在这个竞争中,我们的目标就要非常清晰:究竟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我们怎么定义一所好大学?明确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能知道如何定义人才。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作为宁大老师,能培养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毕业生,能在某些领域协同做大学问,为国家解决真问题,这就是老师应该追求的好大学目标。作为宁大各级领导,能为老师达到这个目标创造各种条件,激发他们的动力、热情、干劲,能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把老师们的心聚合到一起,齐心协力,就是各级领导追求的好大学目标。

宁波大学36岁了。如果是一个人,正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时候。而我们宁大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让人感受到这种向着目标努力的激情和锐气呢?坦率地说,并没有。有时让人感觉到的,反而是中年人的拘谨和老年人的暮气。为什么?一所大学的气质风貌是每一个教职员工的气质风貌的组合,如果我们老师一个个暮气沉沉,学校又哪来的青春活力?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就是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是推动个人发展和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宁大人有没有扪心自问,我们的激情哪里去了?

宁大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小平同志为我们题写校名,包玉刚为代表的“宁波帮”一砖一瓦为我们盖起了大楼,5校援建,他们夯下了“务实”“创新”的地基,让这所大学能为宁波、为浙江,甚至为整个国家,培养出急需的人才。36年下来,我们没有辜负前人,宁大现在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在渐渐成熟,却也渐渐老成。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不妨停下脚步,好好想想,怎么能找回我们学校基因里的“活力”和“激情”。

第四,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能不能结合到一起?

学校、老师的大目标是培养出好学生,研究大学问,解决真问题,这是公,利国利民。每位老师都有个人的职业规划,这是私,利家利己。其实利国与利家,两者从来不能割裂,利人与利己,也未必一定冲突。我们要找到其中的联系,做出妥善的协调。这个协调的过程,就是每位老师找到创新发展活力和动力的过程,也是成为人才的过程。

密切关注国家发展,知道国家发展的焦点、热点和难点,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必修课。我们真不能说:我对这些不感兴趣,这些跟我的教学没有关系。只有你把自己当成人才去努力,别人才会把你当成人才去尊重。我们是大学老师,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有什么样的思考、格局,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也就决定了学校有什么样的高度。国家的发展必须和我们有关,并且通过我们,再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这是大学老师的使命。

宁大不仅讲使命,还讲务实。宁大老师在联系自己专业和国家需要时,会找到不少学术处女地,在别人没有开垦过的土地上开拓耕耘,收获也会更多。找到这样的新世界,不难,也不易,这需要勤奋地思考、学习,这对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固有模式的老师来说,就要突破。

如果一时半会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也希望大家先来个三省吾身,而不是去怨天尤人。第一,有没有把自己现有的所有能力和努力都发挥出来?没有,别怨。第二,现有的努力用尽、触碰到天花板了,但是领导还没有关注到,怎么办?是牢骚满腹,还是另辟蹊径?怨,原地不动,于事无补,白白耗费时间;干,哪怕有一丝机会,就意味着改变。

去年年底,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考核,我给大家提出一个要求,这个实验室里的人,如果有什么困难、委屈、不满意,先别着急抱怨,说领导不行、说学校不行。有问题跟我来说,如果有道理,我努力帮你解决。我解决不了,我向学校汇报,请学校帮助解决。如果学校也解决不了,那我们只能自己去克服。我也当过20多年的领导,特别能够理解领导的难、苦、累、焦虑、憋屈,很多是说不出来的。

大家要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努力去克服困难,少怨,多干。领导不是万能的,肯定也会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我们要多加理解。我们每个人还要多想想自己为学校做了什么?有多大贡献?不要老觉得别人总是欠着自己。但各级领导也不能因为大家的理解,就放松要求、放慢脚步,大家的理解恰恰应该成为自己心里高压锅的压力阀,只有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能减压。互相抱怨,不解决问题,还会增加新问题;互相体谅,换位思考,就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宁大就是逆水行舟。这个时候别说不使劲,就算是使劲,也不见得前进,必须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能保持不被别人落下、不被社会落下、不被时代落下。

我觉得目前宁大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比较传统。第二,学校、学院和学科缺乏精准的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各项工作没有建立明确的、具体的、刚性的发展目标,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第三,四梁八柱式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足,老师们的工作还处于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的状态,工作没有聚焦,资源没有聚集,人员没有形成合力。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人才工作,我也就学校人才工作真诚地向学校、学院、学科的管理者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

单位的发展与各级管理者的思维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私字,但是坐在各级管理岗位上的人,为己和为人、为私和为公,就必须要取得一个平衡。为公、为人其实并不损私、损己。当管理者如果私字当头,把自己和单位的利益割裂开来,一考虑问题就从“我”出发,单位利益排在“我”后面,自己似乎很享受,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你的私心耽误了单位的发展,没人响应你,没人帮你,难道你自己利益不受损吗?而公字当头的管理者,把单位利益和自身利益结合在一起,竭尽全力、尽其所能,真干事、干真事,大家也都会看在眼里,认可你,支持你,帮助你,把事情办成了,单位好了,大环境好了,难道你自身不受益?怎么处理好公与私,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我觉得需要的是高明和开明,而不是精明和小聪明。

第二,创新驱动,又如何驱动创新?

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是靠创新驱动,要创新驱动,那又用什么来驱动人的创新热情和激情呢?一个是靠自我驱动,前面已经讲了,还有一个是靠体制机制创新。

人事工作的本质就是人才工作,不能再以人人满意为工作目标,因为这是做不到的。正确的理念应该是人才汇聚、人才辈出,培养人才是各级管理者留给学校的最大财富。而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是各级管理者能否做到“真诚”“用心”。

其实,搞教学也好,搞科研也罢,做老师是个良心活,可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也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学校没有一个好的激励政策,有本事的人自有渠道舞台,没本事的人也可以在那里无所事事、发发牢骚,而学校则毫无所获、逐渐衰落。所以,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出于一颗公心、一颗朴素真诚的心,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为学校去寻人才、用人才、留人才、激励人才。

花钱造楼固然很重要,但花钱引进、激励人才更重要。因为花钱造楼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花钱引人、激励人是活的、有无限可能。学校花钱造一幢楼就是一幢楼,而用好人才可以发挥杠杆作用,用他们的能力帮学校造出更多的楼。相反,用不好人才,没聚拢他们的心,没激发他们的动力,他们就会消耗资源,在学校已经造好的楼里做自己的事,或者不做事,甚至骑驴找马,随时准备离开。

怎么对待人才最能看到各级管理者的公心。因为人才的聚集和离开对各级管理者个人没什么影响,对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影响却很大。人人知道“学校靠大师不靠大楼”。宁大各级管理者都要主动当伯乐,慧眼识珠,能从那些也许现在还灰头土脸的现有教职工中,辨识出千里马。这需要深入到老师中去,真正了解、理解老师们在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从他们诸多的所想、所求、所盼中梳理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应该尽力去满足的。人人满意做不到,但是要争取做到人人有盼头、有奔头,让每个个体的追求和学校总体的追求,方向一致、心气相通。学校、学院和学科的领导要为老师们尤其是年轻老师们,量身定做、量体裁衣,给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展示才艺的舞台,让他们在和学校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也能同样深切地,体验到价值、感受到尊严、看得到希望。

所以,需要学校、学院和学科领导知人善任,人尽其用,让宁大老师身体里沉默的人才基因表达出来。学校制定的政策,应该让人感受到活力,要能够激发出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创新创业、成事成才的巨大热情和能量。也一定要意识到,传统方式、老方一帖已经很难奏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维和行为逻辑,鼓励每个人做这样的探索和尝试,把每个人都变成人才,真正地把宁大发展和老师发展结合起来。

我觉得学校管理核心工作只有三个:第一,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凝练工作重点目标,打造学科特色和优势;第二,用好人,制定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快速成长机制,让有水平、有贡献的人看到利益,看到前途,从而使得人才不断涌现,不断集聚;第三,就是将心比心讲感情,真诚地关心师生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把这些做到了,一个学校一定是人心向往,人才辈出,成果卓著,名扬天下。

一颗年轻的、诚恳的、向上的心,才是活力的源泉。

谁都想成功,想干成事。什么是成功?中国短道速滑冠军杨扬曾经说过一番话:我一开始觉得只有登上冠军领奖台才是成功,我上去过,但在上面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不到一分钟就下来了。更多的时候我上不到冠军领奖台,难道我就不成功吗?做运动员时间久了,参加比赛多了,我渐渐明白,你定下一个高处的目标,用尽全力去争取,不见得能实现,因为把它当目标的人太多,有的人就是比你强,但得不到冠军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我变得比之前更完整、更强大,努力的过程我拼尽全力,我就是成功了。

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划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把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与国家战略和需求编织在一起,长期坚持,做出贡献,你才会成为国之大器。

对你自己立下的目标,要充满活力、永不言弃、诚恳去追求,才能问心无愧。对别人,一样如此。

当你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物质生活的实现和占有都不会让你产生自豪。只有那些受你影响、被你改变过的人和事才会让你感到自豪。

不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员工,我们每个宁大人,都要换位思考、反思自己、不辱使命;老师们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超前设计、长期坚持、协同创新,把有水平的工作做出特色来,把有特色的工作做出水平来。

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个偏僻乡村的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吃水要靠肩挑,但学生们挑水的主动性都不高,最后校长说,谁去想个办法把挑水问题解决掉,回来给他加餐吃肉,这样一来变成人人抢着去了。校长从中挑出三个大个子学生。一开始他们想出的办法是一个挑着空桶去,打满水回来的路程,再由剩下的两人,每人各挑一半,分工合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觉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体力,于是就琢磨出一个办法,上山砍毛竹,铺成引水管道,把山上的水汇聚到学校的水缸里,彻底解决了吃水问题。激励机制激发了创新,个人得利,集体得益。

在座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不知能不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那些原本是能力有限的分散个体,那些看上去细碎散漫的工作任务,那些看起来阻碍发展的大事难事,原来是可以通过各种聚焦、创新、协同的途径,组成大团队、形成大项目,从而做成大学问,解决大问题的。提高整个学校的水平、贡献和影响力,为学校争创一流的同时,使自己也成为大专家、大先生,鱼和熊掌,二者可以兼得。

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这个假期我和大家一样,过大年、防新冠、看冬奥。最后,结合今天会议主题,我想再和大家分享由观看本届冬奥会引发的一些感想。

全球疫情,再度加剧,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严格要求下,还要敞开怀抱,开门迎宾,举办奥运。这里的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风险有多高,难以想象。然而,重压之下,不负众望。中国不但成功兑现了承诺,还再次成就了辉煌。

本次奥运成功践行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也再次说明:简约并不简单,平常弥足珍贵。事情越是重大,心态越要放平。比较两届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开幕式,假如说2008年的特点是气势磅礴、恢弘壮观;那么2022年的风格就是诗意盎然,清新隽永。在再现辉煌历史、悠久文化的同时,展现出我们的创新追求和科技实力。两相对比,14年之后的这次,难度加大了,人员减少了,耗费降低了,时间缩短了,然而效果却依然震撼,大家收获到的是更多的惊喜、感动和自豪。为什么如此?我想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十几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们的眼界更宽、格局更大、底气更足、心态更从容、目标更扎实,更加注重树立细微之处也能闪耀、平凡之处也可卓越的自信。更能深刻理解,什么才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充满旺盛创新精神的泱泱大国风范。这样的自信和风范,相信也会体现在其它更多的场合。

这次冬奥会,无论在开幕典礼,还是在赛场内外,无不传达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重在参与。人人都是明星,处处皆可贡献。开幕式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专业演员。大家看到的,是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辉煌大剧的主角,就在普通百姓中间,也可能就是在座的任何一位。这样的感觉,直指人心,这样的力量,无可比拟。

本届冬奥会,很多场景令人难忘。最亮眼的一个热词和看点,就是归化运动员。这样的运动员,不是一两个,而是成片成批,出现在很多不为国人熟知的不同冰雪运动项目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中国血统,这血统来自于那些早年出国打拼的中国海外兵团。通过谷爱凌,这个大家都熟悉的阳光少女,我们不但看到她优美高超的跳台技艺,看到她为国家夺取金牌的高光时刻,也看到她性格的率直可爱和她内心对祖国的那份真情。我在想,这些出生、成长并成名于海外的新一代,无疑是个闪闪发光的人才宝库。他们对母国国籍的自愿回归,他们对我国冰雪项目的卓越贡献,不正是对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对大力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举措,最直接的肯定和最有力的回报吗?他们在冬奥赛场上的崭露头角,对亟待转型升级、期盼跨越发展的那些领域的管理者,如何能够更富有远见、更不拘一格、更放心大胆地发掘利用人才,又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启示?

一起向未来,是本届冬奥会的主题,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口号,互为补充,在当前大背景下,尤为重要。请大家注意“一起向未来”的英文表达,不是Together for Future,也不是 Together for Sharing Future,而是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这就清楚显示,我们要一起面向,要一起努力争取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各自的未来,而是“a shared future”,一个共享的未来。这未来可以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以是由一个家族、一个社区、一个单位所有成员共享的未来。只有为了一个共享的未来,才能呼唤大家一起努力。只有通过大家一致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共享的未来。唯有共享,方能一起;唯能一起,始得共享。这不止是逻辑的周延,更是行动的指导。

前面说过,我们大家都在宁波大学这条龙舟上,这条龙舟的走向和位置,就是我们共享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克尽职守、齐心协力,在百舸争流、龙舟竞渡中去拔得头筹。

我在宁大这四年,不仅心存感激,更是心怀敬畏,懂得领导的一片苦心,也理解老师们的不易,更希望宁大能够又快又好发展,于是就说了这么多的心里话。如果有什么不当,还望大家海涵。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祝我们的宁大人才荟萃,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手机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 手机微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